下列作品己獲生活情報總編輯取錄
並刊登於2014年1月該報專欄
語文學習,從閱讀出發…… 馮老師
日前,拜讀了一篇關於香港恆生管理學院協理副校長黃寶財教授談論學習語文的文章,現和大家分享:
「語文學習,從閱讀出發……
很多孩子對語文學習都提不起勁。黃教授認為語文學習的意義在於藉此認識世界,並非為了提升能力;先令孩子喜歡閱讀,自然培養到語文的基礎。學語文如一條階梯,一步一步前進,正如幼兒學說話,不會說話的他們從聆聽、吸收、模仿開始,到會說單音單字、詞組、以致句子。閱讀亦由淺入深,由圖畫書起,閱讀到越來越多文字的書籍。最重要的是過程中引導孩子大聲朗讀,而且每日持續半小時至一小時。花時間多看幾本書,或重覆閱讀同一本書,反而容易洗腦,兩年後已可見成效。
閱讀需要用眼看、用口讀,同時連貫圖像、文字、聲音和意義,亦提供故事和情境,使孩子能夠從文字中完整理解字詞、句子的用法,漸漸建立起語文的根基。但一般教科書句子零散,文法練習教他們哪個答案是對、是錯,這只是分析語文,並不是學習語文,難怪孩子沒有興趣。而且孩子的內心充滿好奇,只要投其所好,從他們喜歡的範疇開始閱讀,建立起他們的興趣、習慣和自信心,他們自然會喜歡學,且學得好。
黃教授直言他的兩個兒子的英文都是從『書』學習而來的。起初由父母伴讀,後來主動閱讀,字不懂就查字典或猜意思;語言環境的浸淫令小兒子小五已看完哈利波特原著小說、中三創作一本過萬字的英文小說。由此實例,可見閱讀帶給語文學習的效益,更是我們終生學習的好『夥伴』。」
這個「閱讀」的方法,用於學習中國語文,也可收到同樣的效益。而除了「多讀」之外,「多聽」、「多寫」和「多講」,都是掌握中國語文的竅門,不可缺少其一。各位同學,現在就行動,到圖書館找一本合適的中文書,開始「閱讀」大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