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報 2010年7月 在天堂遇上的五個人 讀後感

下列作品己獲生活情報總編輯取錄
並刊登於2010年7月該報專欄

 Issue – 23 July 2010

<在天堂遇上的五個人>讀後感 蔡玉鳳老師

我常常嚮往聖經中描述的天堂,那裡沒有悲哀沒有眼淚,信主的人聚在一起天天同唱新歌!對於你,天堂代表了甚麼?

<在天堂遇上的五個人>這個故事裡,在老艾迪的身上,一個寂寂無名,其貌不揚卻又忠於工作崗位的老翁,為了孩子的安全在遊樂場,每天做著乏味又平凡的維修工作,直到他為救小女孩而喪命的那天;他的一生有許多不如意,童年時代父親的忽視和冷漠帶來的陰影,青年時代飽嚐戰爭帶來身心的殘障,令他自暴自棄自怨自艾,一生走不出生於斯長於斯的小鎮,更加走不出心中的恨和怨!雖有相愛的妻子卻又被病魔帶走!刁然一身無兒無女無依無靠,八十三歲的生日仍在寂寞地工作!他對生已無甚留戀,帶著許多的怨懟和悔恨遺憾苟存於世,但在他疲憊的心靈仍存著人類美好的特質 – 愛,犧牲自己去拯救他人!

在死後所遇上的五個人,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物。每個人物,是他所曾認識的,或是他不認識的,卻和他的人生有不可分割的關係,比如遇上他因無心之失「誤殺」了的藍膚人、重見了在打仗時救了他全隊人性命卻傷了他的的腿令他抱憾終生的小隊長、認識了對他冷淡粗暴的父親的上司、再見他所愛卻又英年早逝的太太及在戰爭中因錯誤判斷被他活活燒死的女孩。

天堂上再遇上那些人物,使他終於明白了自己雖深受傷害,被不幸圍繞;卻同樣傷害了別人,那些比他更不幸的人! 他了解到父親不為人知的一面,體會到他的無奈和可憐! 他領悟了失去了腿不幸但得回性命的寶貴,他知道真正蹉跎了自己一生並非上一代或社會的錯,而是他的執迷不悟!他饒恕了父親和小隊長,卻亦得到小女孩的饒恕,他明白在世上也許失去了妻子卻沒有失去她的愛!

常常想人生之痛苦, 莫過於生離和死別︰痛在無法挽回的悔恨和抱憾終生的愧疚,明明想補救想從頭開始卻不可以;「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痛就痛在,人生有許多解不開、剪不斷的情意結,憎恨像惡夢般伴隨一生,午夜夢迴仍無法釋懷!我想真正的天堂,就是上帝讓我們能夠放下人一生背負的心靈重擔!

人並不是孤島,只要活在世上,在家庭在學校在社會,每天你和不同人的生命交織出無數故事,像一瓣又一瓣的漣漪延伸開去。我們隨便或漫不經心的一言一行,可能已經對身邊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但渺小的我們只能夠了解每件事的一小部份,堅持某一角度的看法,執著在某一個結果;因此陷於痛苦和無奈!

假如有一天我們可以知道事實的全部和真相,我們會恍然大悟,為自己的無知失笑!我想天堂正是上帝讓我們明白生之為何,愛的真諦,苦難的背後,塞翁失馬的最後結果……如果在等待的人生中,我們不執著為何偏偏選中我,不再糾纏於蒼天無情造物弄人,也許天堂能夠了然於心,使我們活得更快樂,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