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報 2010年1月 中一 愛護自然環境

下列同學之作品己獲生活情報總編輯取錄
並刊登於2010年1月該報專欄

Issue – 22 January 2010

愛護自然環境 中一

愛護我們的地球    黃 康 儒

每一樣東西都有極限,地球當然也不例外。存在多年的地球,每年的人口不斷增加,而地球的資源就因此慢慢地減少。

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會排出廢氣。在各大城市,每年的排廢氣量均暴升,因此全球氣候變化就越來越嚴重。

氣候變化能增加自然災難的發生。災難不停止,對生態環璄做成嚴重的影響。氣候變化是由大量二氧化碳做成,而二氧化碳是由大量的廢氣產生。大部分的廢氣由車輛排出來。

有沒有想過,只要多用公共交通工具,就能將廢氣大量減少?如果想保護我們的地球,就要開始減少使用大量電力和石油,以及珍惜地球上寶貴的資源。保護地球是我們的任務,不要讓氣候變化摧毀我們的地球。

 

愛護動物    阮 麗 明

人類是動物最大的仇人。很多動物絕種都是因人類太自私和不想後果。例如很久以前有一隻不能飛和很胖的鳥,叫做渡渡鳥。人們以為渡渡鳥很易狩獵,所以,以後就不停地捉來吃,不知不覺越來越少渡渡鳥了。

沒有動物的世界會怎樣呢?我不太清楚。不過好肯定,如果人類不趕快行動,後果會不利社會。

在中國的森林有一種動物就快絕種。每個人都應該認識那種動物。牠是一種溫柔和溫和的動物,很多人會對牠們說:「很可愛啊!」牠們就是大熊貓!現在全世界只有一千六百隻以下的大熊貓。我們不應該讓大熊貓絕種,否則,下一代就沒有機會認識這可愛的動物了。幸好大家都可以幫手救救大熊貓,只要捐錢給世界自然基金會,就能幫到很大的忙。又或者可以叫朋友簽請願書,然後發信給政府,請他們不要再砍伐竹林,因為竹是大熊貓主要的食物。

希望大家以後會保護和愛護這種奇妙的動物,不可以再錯一次。

 

愛護植物    侯 嘉 媛

在南美洲的亞馬遜河雨林,又叫做我們地球的肺。

它叫做地球的肺,因為它的樹林可以將二氧化碳轉成氧氣,而在雨林裏面的花花草草都可以製成藥物。所以我們必須愛護這個雨林。

怎樣可以愛護這個雨林?就是減少砍伐樹木,用循環再用的東西,例如紙。我們還可以減少空氣污染。因為,砍伐樹木和空氣污染會引起氣候改變,可以將冰山的冰溶化,然後,這些水會流進海裏,導致水災。

大量砍伐樹木用來製造紙和硬紙板等,都可以被循環再用。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再造新的?為什麼我們不使用循環再造的紙?如果我們真的要砍伐樹木,我們應該砍伐一些很快長大的樹木,不要砍伐那些要幾百年才可長大的樹。我們還可以制訂法例,規定伐木者每個月砍伐樹木的數目,如果超過規定的數目,就要罰錢。

我們亦可以參加種植樹木的活動和各種環保活動,或去參加環保意識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