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報 2009年6月 清明節(一)

下列同學之作品己獲生活情報總編輯取錄
並刊登於2009年6月該報專欄

Issue – 12 June 2009

清明節

阮 麗 明    六年級

清明節是民間二十四節氣中唯一演變成節日的,在中國已有二千多年歷史。

在中國,每當清明節的時候,人們都不用上班、上課。由於很多人都在外工作,所以一到清明節,返鄉的人很多,高速公路上全部都是車子。

清明節就是上山祭祖的日子。這個時候總會看到很多遠方親戚來掃墓。到達目的地和親戚會合後,大家一起先把墓旁的雜草清除掉,又把樹葉掃得一乾二淨,再供上祭品,開始燒香拜祭。還有其他習俗,例如:掛紙、賜火。

我覺得清明節除了拜祭祖先之外,還可以和親戚聯絡一下感情,真是一舉兩得的好機會呀!

 

何 依 玲    六年級

你們知道在西曆的四月四日或四月五日是什麼特別日子嗎?我告訴你們吧,那個特別日子就是清明節,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

每到清明節,中國人會有一些傳統的習俗,就是家家戶戶都會上山去掃墓,代表我們對祖先的尊敬和懷念之心。又在門口掛柳條,還會殺雞和吃寒食品。

今年,中文學校還舉辦關於清明節的活動,例如寫作比賽、書法比賽、填色比賽和欣賞古詩等,很有意義。

 

梁 詠 詩    五年級

中國人的清明節是拜祭先人的節日。

我們會上山掃墓和清理路邊的亂草。如果墓碑的字有褪色的話,就會用毛筆補上金色的漆油。我們也會帶一些生果和其他食物一起去掃墓。

因為現在我和爸爸媽媽住在澳洲,所以不能上山拜祖先。但是我們仍然有懷念先人的心意和記著他們的話。

 

龔 智 勤    四年級

在香港的時候,每到清明節,我和叔叔及姑姑的家人會一起去掃墓。我們會準備很多食物,例如:水果、肥雞、包點、燒肉、燒酒,還有衣紙、香燭和鮮花。

到了墓地,我們首先將所有食物擺出來,然後向先人誠心地鞠躬,向先人敬酒,焚燒衣紙。

我很懷念我的爸爸、爺爺和嫲嫲,小時候,他們都很疼錫我。

 

何 朗 行    三年級

每年清明節,我和家人都會去掃墓。

早上,外祖母就會安排所有拜祭先人的東西,例如:鮮花、水果、叉燒飯和肥雞等等。之後我們就一起乘車到墓地。因為當日太多人,所以不准車輛駛入目的地。因此我們就要步行一段路程才能到達目的地。

當我們到達後,就開始清除墳墓旁邊的野草,外祖母和外祖父再擺上祭品,大家向曾祖父和曾祖母深深鞠躬。之後我們收拾餘下的垃圾就離開。然後我們一家人就回程去飲茶吃午飯。

我沒有親人在澳洲去世,所以沒有機會去拜祭先人。

 

林 穎 琪    三年級

每年清明節,我們都會特別懷念祖先,很想拜祭先人。

在暑假回香港探親的時候,爸爸媽媽和我都會帶備燒肉、肥雞、酒、水果和鮮花去佛堂拜祭祖先。

爸爸用水抹祖先的相片,媽媽就插上鮮花。我們擺上祭品,向祖先上香,並深深鞠躬,以表示敬意,內心非常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