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報 2008年9月 親子關係

下列作品己獲生活情報總編輯取錄
並刊登於2008年9月該報專欄

Issue – 05 September 2008

親子關係 清泉

親子關係是一個時髦名詞,也應該是一個動詞才對,因為是需要長時間和用心去經營和培育才能做好的。因此,親子關係應該是一種能力。我常想,如果連IQ、EQ都已經是人們關注的項目,那麼與自己子女息息相關的親子關係能力,怎麼能不在意、不努力去培養呢?

身體是財富,所以有每年的健康檢查。有了健康檢查才知道自己真實的身體狀況。

親子關係在家庭方面也是財富, 但是有時候多數人都忽略了它的重要性。 為什麼我們不能對待自己的親子關係如同身體檢查一樣,也經常性地去定期健康檢查呢?就跟對自己的身體有把握一樣,絕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自己的親子關係是很健康而不需要特別地關注,直到發生問題。 我一個朋友是活生生的例子。 他辛苦工作了一輩子,常年出門在外,使得他和他的子女關係特別差。 女兒二十歲生日的那天,他打電話給女兒,告訴女兒他想送她一輛車。 女兒只是冷冷地回答他,她不需要他的車,然後就把電話掛掉了。 他在酒吧喝酒的時候,才把這一段痛苦的個人經歷跟我們分享。 我當然不希望自己的晚年與子女的關係是這種結果,所以這段對話也經常在心理浮現。

因此,每當我關心地問著需要經常出差的朋友:“你瞭解你的子女嗎?”“你和你小孩的關係融洽嗎?”其實我只是想聊聊這個話題,分享分享一些心得。但往往是讓人覺得是很挑釁的問題。 大部分的人都會立刻回答“是”,“當然”,“還好”,但心裡其實可能想著“還用說嗎?你到底想幹嗎?”

最令我深思的另一個實際例子,有一天半夜,朋友接到警察局打到家裡的電話,告訴他未成年的孩子在外面闖禍了,需要他到警察局把人領回去。 他說不可能,兒子一直在房間睡覺。到房間一看才大吃一驚。

想想,這些情況是不是很熟悉:

我們有時候連自己小孩心裡想的都不知道,更何況他們的行蹤。

很多事情發生了,才從別人那裡知道,而不是事先從自己的兒女口中聽到 。

學校家長會時,才知道兒女在學校老師和同學的評價和我們以為的有落差。

上面的問題,其實只是簡單的參考,任何人都可以列一個長長的問題單子。 重點是,基本上它檢驗三個部分。 第一是你在時間上的安排和投入,是量的問題;第二是你和子女互動上的親密度,是質的問題;最後是愛與價值觀的問題,代表你希望子女能接受你的原則,願意為你,而把你認為重要的東西徹底接受,是層次更高的內涵。

如果這三部分畫成三個不同的圈圈,大多數面臨第一個時間問題的人最多。 大多數的朋友都得面臨工作的壓力和時間的挑戰。當問及他們家庭和工作哪一個更重要時,多數人會選擇家庭和子女是第一優先,但是實際上卻是矛盾地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這種情形就如同你問一個人,賺錢和身體健康哪一個更重要時,很少人會說賺錢,但是很多人經常為了工作,為了賺錢,而過於忙碌,而直到把身體弄壞才後悔莫及,才知道當有了錢,想花錢去買失去的健康都不一定買得回來。

親子關係的情形也一樣。 為了讓自己不要到了緊要關頭才後悔莫及,為人父母的,應該自己列一張根據家庭實際情況量身定做的,屬於你自己和子女的親子關係檢驗表。 讓這張檢驗表來確實反映你和子女的互動情況,也用它來提醒你是否在感情投資方面有所欠缺,或需要強化之處。 不管是屬於時間上量的問題,或是其他方面的問題。 親子關係檢驗表的內容因人而異,但可以從簡單扼要的開始。我衷心希望這個建議,對親子關係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