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報 2008年12月 寫在學期終

下列同學之作品己獲生活情報總編輯取錄
並刊登於2008年12月該報專欄

Issue – 19 December 2008

寫在學期終     

聖心中文學校成人普通話班開設了三年,每年學期結束時,成員中有部份因不同的理由而告辭。舊的走了,新的加入,所以學員數目每年都差不多。新學員加入很快便和舊成員打成一片,從未見舊生排斥新生,新生無法溶入的現象,大家總在和諧的氣氛中學習。

開辦課程的最初的理念是為送孩子來中文班上課的家長而設的。有不少家長跋涉而來,由於路途遙遠,無法回家,有時會留在校園等候兒女放學。成人普通話班正好為他們提供一個好去處,星期六親子一同上學,既温馨又能善用時間。課程開辦後,吸引了不少家長,記得剛開學時,有三對家長夫婦一同加入。真的是夫唱婦隨,上課時是比鄰而坐,恩愛之情,有目共睹。要是在下課後,還能携手合作,一起温習,學業定必猛進。三對夫婦學員,其後有兩對退出,剩下的一對至今還留在班上,不覺三年了,每星期和女兒同來上課,一家三口,齊來求學,堪稱模範家庭。

班上除了家長外, 也吸引了不少非家長。有位同學告訴我,原為兒子找普通話課程,後來發覺不適合兒子,反而適合自己,於是便參加,一下子又三年了。班上有好幾位十多二十歲出頭的美女和帥哥。臉上的青春告訴我們,他們不是家長一族。原來這些年青人有些是仍然在學的大學生,有些是剛畢業已投身工作的專業人仕。跑來上課,無非是感到大勢所趨,要學習普通話,自我增值。年青一群,學習態度認真,令人感到後生可畏。班中一位大哥哥,今年第一個學期再沒有參加,大概是功課太忙,無法兼顧。想不到年中第二個學期回來了,這次不單是自己一個人,而是把媽媽也拉來。兒子腼腼腆腆,含蓄文靜,媽媽開朗活潑,較之兒子更像舊生,只上了一星期課,便和左鄰右里混熟了,活像媽媽帶着兒子來上課似的。

成人班上學員,除中、青族外,也有一把年紀的。原來追求知識,不限年齡。長者跑到課堂來,動動腦筋,鍛鍊聽力,訓練發音,不但能自我增值,更能延緩衰老。我們的成人普通話班,學員的年齡從不是問題。只要有時間和有興趣便可加入,班上的大門是常開的。這裏沒有年齡的限制,也沒有程度分別。我認為學習語言, 學員要在學習旅途上長程漫遊,才會有一點收穫。普通話班的學員活像馬拉松長跑手,投身全程四萬二千一百九十五米賽事,考驗自己體力、耐力、意志力的極限。做老師的任務是找來豐富有趣的教材建造一條長長的理想跑道,吸引並帶領學生慢步前進。由於不是要在指定的時間裏考取什麽文憑或資歷,所以課堂上沒有強制的進度,學員在課堂上可以自由地,各自以喜愛的速度向着自己的目標進發,老師和同學都不會施加壓力。每一節課的內容,不論是情景對話、聆聽練習、語音知識或是中國文化介紹,都是實用而趣味盎然的。積極進取的學員, 在豐富的內容中可以得到滿足,忙碌的學員,缺乏精神時間,可以淺嘗輒止。課程最大的特色是有彈性,又自由,又輕鬆。不論你是來消磨時間或是自我增值,都不會失望。

我們普通話班,還有一個獨特的傳統,就是morning tea非常豐富,粥粉麵飯,中西美食和甜點,一一俱備。同學齊心協力,輪流負責製作。人總有虛榮心,既然在課堂上沒有機會流露出來, morning tea便成為大家較量實力的舞台,每次的質量水準非常講究。久而久之,同學愈來愈有品味,食物冷熱,要配合時令,既要可口,又要多變化。老實說,同學在課堂上學習,可以隨意一點,因為只影響個人;可是morning tea卻和大家有切身關係,需要認真嚴謹。不過,要是廚藝未精的,請別人幫忙,我們是不會介意的。

普通話課程開辦至今,一直非常順利,首先要感謝學校行政上的承擔與配合。其次是感謝校監陳神父不時在精神上的支持,每年學期開始時,總懇求天父保守學校全體師生;學期結束時,又帶着大家感恩。在神的恩賜中,班上有最好的學員,最好的老師,還有最棒的morning tea!

感謝上主!